时间:2023-07-19 16:48
人工耳蜗植人手术顺利完成后,还有以下几个重要问题需要患者及家属铭记在心。
(1)并不是植人耳蜗后就可以听见,术后开机和定期随访调机是保证设备最佳运行的前提。
目前常规是在耳蜗植入术后 1个月进行开机。听力师给患者佩戴上体外机部分(声音处理器),通过编程设备对声音处理器进行电刺激强度的初始设置,这一步称为开机。随着听觉系统对电刺激的逐渐适应,耳蜗内环境的逐渐恢复,声音处理器的电刺激强度和相关参数也要经过不断调整以适应个体需要,该过程称为调机。调机时间和频率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听力师制定。一般来说在开机后的一年时间内,调机较频繁。一年之后,调机的频次会明显减少,此时人工耳蜗设备的各项工作参数都趋于稳定状态
(2)耳蜗植人是重获听力和语言的第一步,是“1”术后的言语康复训练将为“1”添加“0”或者“00”,足贝言语康复训练非常重要。
开机后第一时间就应该进行康复,儿童植入者和成)植人者都应该接受专业科学的康复训练。康复的模式可以多样化:家庭康复模式、康复中心康复模式和网络康复模式植入者本人或家属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不管选择哪种康复模式,都需要制订科学的康复计划。即便是家庭康复模式,也是需要家长或家属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学习科学的方法。
(3)植人人工耳蜗后是否还能进行常规的一些医疗检查项目。
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以及 CT 检查均可以常规进行,对人工耳蜗没有损害。但是如果做核磁共振检查(MRI),那么存在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和位于耳郭后上方的植人体中的磁铁相关,和植入耳蜗里的电极无关:①如果是做头部的MRI检查,那么植入体磁铁周围会形成“伪影区”,这个区域内的结构均无法识别;②MRI机器对常规磁铁会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引起磁铁脱位。
如果检查目标部位就是植人体磁铁附近的区域,那么只能 MRI检查前通过一个小的切口取出磁铁后再检查;但是针对目前大多数市面上流通的耳蜗装置在检查时如何处理,需要和耳蜗公司售后服务人员核实。有些产品必须取出磁铁有些产品可以提前包扎固定。
现在也有一些新型的人工耳蜗的磁铁设计可以免除 MRI机器磁力的影响,从而不需要额外的包扎;而“伪影区”的问题也有望通过影像学技术的处理而得到部分解决。
此外,植入人工耳蜗的患者,如果在以后的生活中需要其他手术治疗,那么手术中需要使用双极电刀,而不能使用单极电刀。
(4)虽然人工耳蜗自身具有许多防护功能,但仍需注意设备的日常维护。
①需要对声音处理器进行例行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各部件的洁净,需要定期更换配件,保证设备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从而保证听觉效果。
②关于生活静电的影响。现在的声音处理器都具有一定的防静电能力,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静电一般也不会超过这个范围,可以放心使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静电不会导致声音处理器出现损坏,但是可能会使声音处理器瞬间短暂地停止工作,遇到这样的情况,要么声音处理器会自动重新启动,要么需要人为的重新启动。
③关于强电磁场环境的影响。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移动电话、无线网络、无线电或电视发射塔都会产生电磁场。对于电磁辐射较小的移动电话和无线网络,可能会对声音处理器的声音产生细微的干扰,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安全使用。对于无线电或电视发射塔,由于电辐射较强,当位于无线电或电视发射塔1~2千米范围内时,声音处理器的音质可能会出现间歇性失真。但是这种影响是暂时的,不会损坏声音处理器。
④安检设备的影响。坐飞机和高铁过安检的时候,全身扫描仪和金属探测器设备具有强电磁场,可能会干扰声音处理器的麦克风输人,造成声音干扰,但是不会损坏声音处理器。为避免声音失真或干扰,植入者可在靠近这些设备时关闭声音处理器。此外,植入者应始终随身携带人工耳蜗使用身份卡,这样在过安检的时候可以免于对声音处理器的检查在飞机上可以正常使用声音处理器
摘自《疾病预防与控制》—龚树生●主编